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一等奖

2025-07-06 17:40:09 知识分享 anjia66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小猫摸鱼》

小猫摸鱼(视听觉感知)(1)妈妈交代游戏内容:我们小猫最喜欢吃鱼了,今天妈妈带你们去鱼塘摸鱼。(2)提出要求:请小猫听妈妈敲小铃的次数去摸鱼,摸好后,看清鱼是什么颜色的,就放到相同颜色的小盆中。(3)小猫摸鱼。妈妈敲小铃,让小猫听铃声摸鱼并学习检查。检查顺序:先请妈妈检查;接着和伙伴相互检查;最后请小猫自己检查。(4)小结。

还请一个宝宝上来:(请一名幼儿到身边来)我的小猫准备好,妈妈要拍了。预备:(拍4下)(幼儿到鱼塘里摸鱼)(摸出来后老师帮助贴在黑板上: 4)小猫宝宝妈妈刚才拍了几声?所以你摸几条鱼?(幼儿说:我听到了4声,所以我摸4条鱼)。(请幼儿用手点数4)用数字宝宝4表示。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初步感知物体的重量,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体轻重。 活动准备 ppt课件:天平的介绍 一筐实物(纸球、积木、铁片、雪花片棉花、积木、玻璃球等)。

幼儿园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体验要做好一件事情大家不仅需要合作,而且需要共同动脑筋、想办法。

《大和小》幼儿园小班教案

1、《大和小》小班教案如下:活动目标: 幼儿学会区分大小物体,能够准确识别并指出物体的大小。 学习用“大”、“小”描述事物,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体验活动的乐趣,特别是在喂猫环节中的互动乐趣。 大胆选择喜欢的颜色作画,培养艺术感知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有序摆放物品的习惯,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2、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3、- 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探索兴趣。-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大猫和小猫头饰、皮球、大箱子、小箱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激趣导入:感知球的大小。老师展示一大一小两个球,并出示两个小盒子,请小朋友帮助老师装球,制造矛盾揭示课题“大和小”。

4、说一说 观察图片 询问幼儿图片中有什么?(衣服)引导幼儿识别是谁的衣服?(妈妈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询问幼儿如何区分妈妈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妈妈的衣服大,孩子的衣服小。)找一找 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然后在教室里找一个比自己的玩具大或小的物品。

5、《大和小》幼儿园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6、幼儿园小班《认识大和小》的教案应包含以下内容: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准确区分大和小的物体,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关系。 操作目标: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2个物体,并说出总数,进一步理解数量的概念。

幼儿园小班数学《石头小路》教案

1、幼儿园小班数学《石头小路》教案1 教学目标 能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按ABAB的形式进行排序。(重点) 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准备 三角形、圆形小卡片人手一套 PPT过程 春游--感知物体的ABAB排列规律 小朋友,美丽的春天到了,大家都去春游啦。 点击PPT。

2、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排序》1 活动目标: 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长短排序差异排序四个物体的序列。 使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排列顺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长短不一的同色纸条四根,标记图一根。

3、幼儿园数学教案《排序》含反思1 教学科目: 数学 教学内容: 有趣的排序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基本的排列规律。 培养幼儿的初步推理能力,尝试有规律的交替排序,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排序》1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正确获得大小、差异变化的知觉。 在活动中能大胆进行尝试。 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比较 各种方体玩具、包装盒 活动过程 游戏:搭火车 幼儿尝试游戏。 (1)教师:小朋友们瞧,老师带来了好玩的积木宝宝。

5、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排序》5 活动目标: 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长短排序差异排序四个物体的序列。 使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排列顺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长短不一的同色纸条四根,标记图一根。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比较两组物体的相等和不相等》及教学反思范...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比较两组物体的相等和不相等》及教学反思教案活动目标 学习通过加1或去1的方法使两组数量相等: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学操作方法,理解数量平衡的概念。 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判断数量的多少、一样多: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培养幼儿对5以内相邻两数关系的认知能力。通过实践,让幼儿学会利用添一或去一的方法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鼓励幼儿倾听同伴的发言,增强社交能力。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通过给小狗过生日,知道去1或加1的方法,可以使两组不同数量的物品相等。 幼儿参与活动,巩固用加1或去1的方法使两组物品数量相等。出示两组不相等数量实物图三张,请幼儿上前操作,对操作结果进行点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