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电影为何在美国队长4失宠?揭秘复仇者联盟4成功背后的算法与情感收割

2025-02-21 1:00:50 娱乐资讯 anjia66

漫威老粉们,对漫威电影肯定是又爱又恨。

这个“电影连续剧帝国”堪称好莱坞最成功的商业实验。

漫威电影为何在美国队长4失宠?揭秘复仇者联盟4成功背后的算法与情感收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复联 4》的终局之战不单是叙事的高潮,还是文化现象的巅峰。全球观众在影院一同落泪的那种盛况,其本质是迪士尼凭借精密算法对观众情感进行的精准收割。

但是为什么这套算法到了《美国队长4》这里,就不灵了呢?

漫威的《复仇者联盟》系列曾经火遍全球。

以《复仇者联盟 4》为例,它的全球票房达到了 27.98 亿美元,并且打破了诸多影史纪录。

灭霸成了全球公敌,而超级英雄们,肩负拯救全人类的希望。

所有设定,都让剧情超燃。

周边产品卖得热火朝天。

那时候的漫威,在超级英雄电影领域处于王者地位。每一部漫威的作品,都仿佛是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漫威好像变了。

漫威电影从第五阶段开始,就如同一条失去了方向的船,在那广阔无垠的大海中胡乱飘荡。

以前那种有系统性的电影宇宙规划不再存在了,拍电影就好像是突然头脑一热才做出的决定。

《黑寡妇》是一个典型例子,它的口碑和票房都遭遇了失败。《惊奇队长 2》也是如此,其口碑和票房双双不佳。

《惊奇队长 2》的豆瓣评分仅有 5.0 分。观众们一直在吐槽。曾经对漫威满怀期待的那些粉丝们,也开始一个个地摇头了。

说到底还是创意透支。

多元宇宙起到了像万能胶水一样的作用,然而,《洛基》和《奇异2》中混乱的时间线已经让观众产生了一种“反正能够重启”的懈怠情绪。

再来说说这部《美国队长4》。

它没有延续《美国队长 3》的剧情发展,而是与《猎鹰与冬兵》这部电视剧进行了衔接。

《猎鹰与冬兵》讲述的是美队将盾牌给予了猎鹰,而猎鹰起初不太愿意担任二代美队,于是将盾牌上交了。

美国政府再度启用沃克来饰演美国队长这一角色。然而,沃克所饰演的这个角色情况颇为复杂,最终他走向了黑化的道路。而猎鹰则真正地接过了美国队长的盾牌。

电视剧结尾留下了一个悬念。超级血清的案子尚未查完。纱伦特工似乎是幕后黑手。

大家都认为《美国队长 4》必定会沿着这个悬念持续深入挖掘,将美国政府的阴谋揭示出来,从而上演一场精彩且刺激的大戏。

可谁能想到,这部电影的剧情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它与现阶段漫威的任何电影都没有关联。它与最早的《无敌浩克》产生了联动。

《无敌浩克》上映于2008年,已经有了17年的代沟。

更重要的是,《无敌浩克》当年的票房遭遇了惨败。它是漫威影业独立发行的最后一部影片。

紧接着,漫威就被迪士尼收购了。

迪士尼的流水线生产使得漫威系列成为必看清单这件事变成了一种负担,甚至连那些死忠粉都开始有选择地进行观看了。

美队4给烂剧狗尾续貂,结果还续了个更烂的假皮毛。

电影中有一个人很倒霉,他被辐射之后脑袋变得很大。他被迫去给总统干活,同时心里还想着让总统名誉扫地、身败名裂。

(连海报都在致敬《无敌浩克》)

这剧情设定,就像是编剧拍脑袋想出来的,毫无逻辑可言。

人物塑造也特别失败。

上一部电视剧中的沃克,他是被架上去的“英雄”。不过,他好歹也是个苦逼的打工人。观众对他还挺容易产生共情的。

这一部的大脑袋反派立不起来,其动机让人摸不着头脑,人设也很老套,甚至还不如沃克。

打戏方面,更是让人看得直摇头。

漫威电影以前的打戏十分精彩,有着各式各样的特效以及宏大的场面,能让观看的人热血沸腾。

可《美国队长4》呢?

和红巨人打斗的那几分钟有稍微大场面的感觉,其余的打斗场景很寒酸。

公路追逐、天台格斗、CGI大乱斗……

每帧都呈现着“安全牌”,与《蜘蛛侠:纵横宇宙》的视觉革命相比,显得极为保守。

《美队 4》是好莱坞政治惊悚片基因与超级英雄叙事的又一次嫁接,它的政治阴谋环节呈现出一种矛盾质感,这种质感是“精致但失血”的。

白宫大理石走廊透着冷光,国会山穹顶之下有窃听设备,非洲难民营与五角大楼监控屏相互交织,这些场景符号共同构建起了标准的“权力解剖室”视觉体系。

内阁会议中,人均说出三句双关语,比如“这不是战争,是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爱国者法案 2.0 需要更性感的包装”等。他们试图以此来复刻《纸牌屋》式的唇枪舌剑。

用这种暴增的台词密度,试图构建另一种形式美学。

最奇葩的还是这一幕:

街头抗议者利用 DIY 无人机群来对抗军方的 AI 蜂群。这可以称得上是数字时代“枪杆子里出政权”在赛博领域的一种演绎。

罗斯国务卿说出“这次我们要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问题”。此时,迪士尼安全协议已将权力游戏的锋刃磨钝。

真正的政治惊悚应该像《副总统》那样能让观众感到脊背发凉,而不是如今这般在 PG-13 红线范围内蹦蹦跳跳、踢踢踏踏。

首脑所操控的“全球疫苗分配计划”,原本是能够深入挖掘后疫情时代的生物政治这一领域的。

编剧选用了“血清中含精神控制纳米虫”这样的 B 级片设定来解构严肃议题,这使得阴谋核心的隐喻发生了坍缩。

《冬兵》里有神盾局九头蛇渗透的迹象,而《美队 4》的阴谋网却缺少关键的中间层。在《美队 4》中,没有游说集团、媒体大亨和华尔街掮客的合谋,权力链条出现了真空,这使得“白宫直接黑化”看起来就像儿童版的《影子政府》。

新任美队在国会听证会上要背诵“我反对这项法案,因为它违背自由精神”。此时,政治博弈被简化成了英雄演讲与官僚机器的二元对峙。这种简化使得原本《黑豹》中特查拉与基尔蒙格那种意识形态对撞所具有的灰度消失了,直接导致了山姆陷入困境并降维。

总统被揭露是阴谋家的时候,观众早就从《使命召唤》的过场动画中见过更为复杂的背叛。剧本想要通过“首脑控制总统”来制造反转,然而却暴露出漫威在现代政治阴谋方面想象力的匮乏。

山姆用振金盾牌砸碎了白宫特勤处的枪械,此时原本可以延伸出“超级英雄是否该成为国家暴力本身”这样的哈贝马斯式诘问,然而镜头很快切到了猎鹰战衣的军火商商标特写,批判性就这样被周边的销售策略消解掉了。

瓦坎达代表在联合国投反对票时做出了翻白眼的动作,拉脱维亚边境的难民举起了“美国队长救救我们”的标语牌……

这些设计使得《美队 4》的政治图谱呈现出的样子更像是社交网络热梗的集合,而不是真实的全球权力进行博弈的场所。

《美队 4》的政治阴谋就如同被激光切割过的荆棘丛一般。在这部作品中,所有那些可能会刺伤观众的棱角都已经被提前打磨得圆润无比了。

它证明了漫威具备将“国会暴乱”以及“疫苗民族主义”等这类现实中的火药给封装进爆米花娱乐里面的能力,同时也暴露出了迪士尼存在着不敢让超级英雄们真正踏入政治雷区的怯懦心理。

山姆在片尾说出“这不是美国队长的战争,是每个公民的战争”。此时,银幕内外都明白:真正的公民战争绝不会在漫威的童话滤镜中发生。

或许最大的政治隐喻藏在片尾彩蛋:

罗斯总统病床下有一本《君主论》,其封面印着斯坦·李的卡通头像。娱乐巨头早已明白,这个时代的马基雅维利主义需要用金句和彩蛋来进行糖衣包装。

《美队4》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漫威的转型阵痛:

“政治隐喻加上反英雄”成为了新的公式,曾经让《钢铁侠》和《银河护卫队》获得封神地位的那种冒险精神正在逐渐消退。

值得关注的是,《雷霆特工队》有没有能力打破组队模式呢?《刀锋战士》是否可以重启 R 级超英所具有的血性呢?

毕竟观众开始渴望看到打破第四面墙之外的真正突破。

真心建议漫威的高管重新观看《奥本海默》这部电影。在诺兰使用 IMAX 胶片拍摄科学家瞳孔中核爆的倒影的时候,那些超级英雄电影却还在依靠绿幕来复制粘贴星际烟花。

技术从未限制想象力,商业安全屋才会。

看完《美队 4》的片尾彩蛋后,我开始怀念起《无敌浩克》时期的漫威。那时候的漫威充满了生涩但鲜活的莽撞,这种莽撞比现在完美无瑕的工业品更能打动人心。

(木易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