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剧组替身演员受伤事件引发行业安全讨论与网友热议

2025-02-28 8:00:26 娱乐资讯 anjia66

作者|momo 大宝

上周末,有一段关于《漂白》剧组的视频被流传出来。在这段视频画面里,一辆越野车突然间开始加速,朝着地上的女替身演员冲了过去。《漂白》这部作品在上线之后本来就遭遇了很多波折,而这一段新出现的舆情更是让它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了。

此后,受伤女孩发帖表明,拍摄角度导致网传视频与现场实际情况有差异。实际上受到擦伤的是胳膊,并非头部。剧组在第一时间送她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检查结果显示为擦伤,目前她已恢复正常生活。感谢大家的关心。

此事一出,网友的心被牵动,整个行业的安全底线也受到拷问。网友纷纷指责剧组不作为,掀起了集体讨伐。有人传这位替身演员替代的主演,此前被粉丝说成“从不使用替身”,一时间众说纷纭。

但有人觉得相关舆论是过度反应;也有很多人认为剧组拍戏出现点事故是很正常的事。毕竟,这个行业与普通人的认知相距甚远。

小娱发现评论区里有不少人带着调侃的眼光。一提到“替身”,他们就会想到所谓传说中的“裸替”……尤其当听到真有一种细分行业叫“光替”时,他们更是按捺不住。

请停止你的神通吧。在这件事发生之前,替身演员的真实处境是怎样的呢?他们所面对的行业环境又是怎样的呢?一幅偶然被曝光的令人惊心的画面背后,到底有多少未曾被我们所关注的“隐秘的角落”呢?

小娱找到了三位替身演员。其中有一位是溺水后被误以为“演技炸裂”的“水替”;还有一位是追讨 300 元工资追到开庭的群演;另外一位则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演员专替。

在他们的故事当中,不存在热搜词条这一事物。然而,却有着用身体在镜头以及片场当中浇筑而成的“真实感”。

以下是他们的自述(文中所有受访者均为化名):

“水替”惊魂

郑俊杰,26岁,现职特约演员

原本,我只是想赚点外快。

那天我在一个现金群中看到了通告。这个通告是关于一个横屏短剧需要 2 个“水替”,并且价格是 500 一天。“水替”就是在水中戏份替代主演的人。我发现这个价钱比起横店的行情低了一半。但我考虑到自己最近闲着,而且我也会游泳,就决定去试试。

到达片场之后,我发现这次的安排比较奇怪。化妆间里面没有一个人,剧组的统筹也没有给我详细地说明拍摄的细节。一开始,通告上写的是在景区内的一米深水池进行拍摄,然而到了现场,我才被通知要更换场地,改成去水库。我心里存在一些犹豫,不过统筹和副导安慰我,称会有一名安全员和救生员在旁边进行保护,以确保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当天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位女生是水替。她显得比我更加谨慎。当得知拍摄地点变成了深水水库后,她当场就表示不愿意去冒险,然后直接离开了。统筹的脸色立刻变了,他着急地开始四处联系临时替补的人。最后,终于叫来了一个女生。实际上,她的身形与女主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但由于事情发生得很突然,最后还是决定让她来代替。

到了现场,没有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安全须知。没有任何保障措施。也没有签订合同保险。唯一存在的可能就是裹在身上的保鲜膜,其作用是防止失温。这种保鲜膜就是做饭时用的那种。

拍摄正式开始比预计时间晚了两个小时。首先是女生进行拍摄,导演期望女生游向水库中心,因为这样镜头会更具真实感。由于晨光较为微弱,剧组急于赶拍进度,之后女生表示她非常害怕,甚至站都站不稳,双腿一直在发抖。

她走进湖里,水渐渐漫过她的腿,这一过程还算顺利。然而,当她即将完全浸入水中时,脚下忽然一滑,紧接着整个人猛地跌入水中。她开始拼命扑腾挣扎,导演在监视器前看着,心里挺高兴,因为她没有进行试戏,却能达到这样好的效果。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人喊停。

时间慢慢过去,她挣扎的动作逐渐变小,到最后就一动不动了。全体都沉默了几秒钟,紧接着,统筹和副导突然开始朝着她的方向跑去。统筹开口说道,这个女生实际上是不会水的!

我当时想,完了,她不是在演,她是真的呛水了!

大家意识到的时候,速度挺快。她距离岸边不远,大概两三分钟就上来了。女孩浑身湿透且脸色苍白,然而统筹很生气,咬牙切齿地骂那个最先跑路的女水替,称她以后别想再接剧组的活了。

然后她被搀扶着离开现场,但是剧组还是在照常运行。

我拍完了那场戏,心里胆战心惊。之后,我火速离开了现场。在离开之前,我听到有人说,现场原本应该有安全员,好像确实有一个人,然而他那天早上没有起床。

或许,那位临时走掉的女孩才是组里面唯一清醒的人。

没有任何人愿意自己受伤

祥子,23岁,现职某演员专替

我是专替,意思是始终很稳定地跟着一个人并扮演他。当我最早得知要长期跟随他的时候,我还去搜索了一些特型演员的故事来看,例如最著名的古月,据说他需要对那个原型的举手投足都进行研究,最后他的生活状态也像他本人一样,这让我非常惊讶。

但是最后我自己感觉是正常发挥。人家让你固定替一个人,是因为看重你本身正常表演就很有用。可能是形象相似,可能是侧脸的特点,也可能是总体的感受。不过人家不让你随意调整,你只需本色出演就可以了。

我们有一位武术指导,他最为担心的并非我们的表演只是徒有其表,而是我们会受伤。他在我来到的第一天就对我说过:“专业能够让你在镜头前应付自如,而不是在病床上体现敬业。”

我后来才看到《漂白》的新闻。我刚收工,视频就被传到群里,很多人都用双手合十的表情刷屏。我感到非常害怕,代入去想,自己与危险的距离其实就是这么近。

这件事没有发生时,剧组里每天仍在上演着小伤小闹,剧组的开工和进度不会因这件事的发生而改变。大家都认为,这样重大的安全事故只是少数情况。接着,每当出现类似状况时,大家或许就会想起这件事,接着为了“以防万一”而多做一点点。或许过一段时间大家疲劳了,又会恢复原状,直到下一次事件的出现。

但你称剧组不重视安全,这是绝无可能的。只是不同演员所享待遇存在差异,主演身旁有一圈人围着处理各类问题,而替身演员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你如同成龙,成龙将自己不用替身亲自上阵当作自己的招牌,这样的人或许不能说是千里挑一,但也相差不多。我所替的那位大哥,在他日常钻研表演的时候,我在旁边是看到了的。然而,有时候并非是他自己愿意变成那个面无表情的样子。让他说“123123”然后后期再对口型的,并不是他自己。

替身演员有多种类型。其中,负责说话的被称作文替;负责打架的被称作武替;还有一种演员,其职责是负责测试打光,这种演员被称为“光替”。

我第一次听到“光替”这个词时,觉得很诧异。这到底是干什么的呢?后来才明白,由于演员在正式开拍前要站在合适的灯光下,且灯光师需要针对每一个场景进行设备调试,不可能总是让演员本身花费半小时去配合。

所以光替们需要跟演员本人的身材相似,也需要跟演员本人的面部相似才可以。正因为如此,有些光替自身具备不错的素质,之后转型进入更大舞台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因此,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替身主要是为剧组服务,而不是单纯为演员服务。

有时并非是对一些特定场景和镜头的替代,或许是因为演员改妆需要较长时间,为避免耽误行程,所以会让替身来拍摄一些镜头。

这份工作的情况就是如此,没人知晓你是谁。当提及某个角色时,大家只清楚演员是谁,与替身演员毫无关联。正规剧组拍摄出的东西会有演员表,且只会在我自己以及我妈的朋友圈中出现。

替身演员属于演员范畴。我们心里清楚这一点就可以了。我或许无法在这一行干一辈子,所以要珍惜当下的机会,同时要避免受伤,确保安全着陆才是最为重要的。

很多年前,我被坑钱的那点事儿

周平,30岁,现职微短剧主演

我早就不干这行了,但以前的事我可以说说。我也怕得罪人。

那时候我前往慈溪拍戏,是从横店出发的。我接了一份临时替身的工作。那时候的我只是个小透明,名字都不会出现在片尾。我习惯了片场的潜规则,也习惯了剧组统筹的那种“每天一定不超过 10 个小时”的“口头承诺”。

事实上,我第一天工作了 14 个小时。统筹当时态度很好地对我说,超了时间就算加班,他们会申请给我补钱。然而,到了最后一天,却一分钱都没有加。

我一直在群里进行询问。统筹先是采取装死的态度不回复。接着干脆直接把我从群里踢了出去。不但没有补上钱,就连原本应该给的工资也直接给吞没了。

我们签的是口头形式的合同,违约所需要承担的成本仅仅相当于微信里的一个红色叹号。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决定去起诉他。

但出现了一个问题——我连统筹的真实身份信息都未曾拥有。在报警的时候,他们查看了相关材料后表示我们没有签订劳务合同,当时的各种情况都不规范,所以很多渠道,比如市场监督等,都无法直接进行管理。而提起诉讼更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大家都是接不到戏就处于贫困状态,哪能够承受得起这样的耽误呢?

我一次次燃起希望,又一次次失望,一边看着这个一边找新工作。

回头想想,替身其实就是群演。有人说替身得长得像才行,但其实把距离拉远了,谁又能认出谁呢?所以你肯定会遇到以前有人说自己做过替身,现在却成了群演的情况。实际上可能存在特殊的(专职替身),但我所从事的这种替身和群演是一回事。

在这期间,我察觉到被拖欠工资的群演数量比我想象的要多很多。我在某市民中心见到了一群群演,他们提着蛇皮袋,在那里来回奔波。他们并非是为了那三百块的面子,而是为了能够活下去。

年纪偏大的群演占多数,他们都挤在窗口前,不停地询问工作人员工资的相关事宜。然而,工作人员或许是因为见多了这样的情况,就会表现出不耐烦,对他们进行训斥,并且像踢皮球一样把他们甩开。

那一刻,我突然有这样的感受,横店是一个很冷漠的地方。他们知晓群演的苦难,然而却又对这种苦难持默认态度。我的维权并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

最终,我成功地申请了线上开庭。接着真相终于被揭开,剧组早已把钱打给了统筹,而统筹自己把我的工资扣下了。

最终判决统筹必须支付我的300块。

但统筹持续消失且耍无赖,既不接电话,也不回消息。判决形同废纸一般,而我在维权之路上所花费的钱,早已远远超出那仅 300 块的补偿。

剧组的钱到底能否真正抵达群演手中呢?这靠的是运气,还是靠一个个像我这般不愿接受命运安排的人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