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水:税务题材下的都市爱情剧,郑昊梁锦秋的爱情极限拉扯

2025-03-05 20:00:54 娱乐资讯 anjia66

这样一部税务题材剧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才能明其脉络。《大河之水》与其他类型的剧相比,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有着几乎难以跨越的难题,即曲高和寡。

于是,有了郑昊和梁锦秋这一对苦命的恋人。他们面对彼此父母之间的仇视,无奈地选择了疏远彼此,甚至远离彼此,开始了一场爱情长跑大戏。

从某种角度而言,《大河之水》若被称作一部税务题材剧,那不如说它是以税务题材作为引子,展现一对年轻男女如何应对和解决困难,最终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一部都市爱情剧。

剧中有关税务方面的剧情与场景比年轻男女之间的谈情说爱多很多。然而,最能吸引人的却是关于爱情上的极限拉扯。

都说“情理法”三者只能选取其一,从来没有任何人在面对这三者时,能够做到左右都能逢源,甚至做到全都要的程度,而这正是像《大河之水》这类题材在创作时最常遇到的最大困难。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法律就是法律。不存在任何人能够影响法律的执行,也不存在任何事能够左右法律的执行,更不存在任何理由可以改变法律的最终结果。

可作为观众,作为一名普罗大众。

当我们在面对法律时,当我们以上帝视角审视着一切时。

当最终结果明显对强势方有利时,从“情”的角度看,作为普通人,因遭遇或身份相同类似,容易对本该承受法律结果的弱者产生同情感;从“理”的角度看,也容易有这样的感受。最终,这种同情感可能会导致因代入感而对剧情产生反感,甚至是辱骂。

同样地,当处于剧情中的强势一方时,即便在“情”与“理”方面或许难以站稳脚跟。

法律的“刻板”与“无情”,使得这些在普通人眼中是强势方的人,最终仅受到极轻微的惩罚,甚至在一些极端条件下有可能达到无罪释放的地步。

这就像《大河之水》里税务局与宇茴咖啡之间的这场拉锯战,无论是从现实角度来看,还是从上帝视角来看,我们都能够看到和了解到相关的内容。

周总作为宇茴咖啡的老板,从一开始就知晓自己通过从前妻控股公司购买系统存在税务问题,并且在面对税务稽查时,主观上希望借助锦秋与郑昊的关系来解决该问题,这些都有所体现。

看到这样的剧情时,大多数人心中会有这样的认定:周总和他的宇茴咖啡,在明知违法的情况下,存在涉嫌恶意逃漏税的行为。

郑昊一方或者说税务局一方,作为法律的执行者,最终凭借《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的一小段法条,将这件存在恶意行为的事件,以近乎双方握手言和的方式使其完美落幕。

税务局最终从宇茴咖啡追回了应缴税款。锦秋与丹娜凭借这一仗取得了周总的信任,并且最终拿到了宇茴咖啡的长期合作合同。

最终是否有人再提及面对宇茴咖啡或者周总这样的行呢?他与他的公司是否该付出哪怕一丁点的代价?

面对这样一种结果,雷声大但雨点小。看着会议室中李东杰与周总之间的画面,他们气氛融洽,甚至还握了手。看到这一幕,我陷入了沉默。

宋闵虹让郑昊转告给宇茴咖啡的那段话确实是真的。只要能够成功追回应缴的税款,对于周总通过前妻代持公司股份这样的“小事”,是可以既往不咎、当作没看到的。

周总办公桌上有一张引起梁锦秋注意的小女孩照片,照片藏在小女孩背后还有一个故事,相比之下,这个小女孩照片以及背后的故事似乎比《大河之水》的主题更加引人注目。

郑昊和梁锦秋之间的爱情长跑以及极限拉扯,相比之下更加令人着迷。

郑明达甚至成为了男女主角之间的润滑剂,他还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突然患上了“脊髓性肌肉萎缩症”,他们都比税务这个大主题更加引人注目。

《大河之水》是以税收这样专业题材为主轴的电视剧,它在编剧方面确实存在难以跨越的障碍。

一方面,要留住观众,这样才能更好地讲述和宣传税务知识;另一方面,不能让爱情这个最能吸引目光的话题,大到完全把税务这个主题给掩盖了,甚至遮蔽了。

是否无论讲述何种专业知识很强的故事时,只有借助爱情、亲情和友情,才能让观众留在电视前呢?

没有爱情、亲情与友情的加持,所有以专业知识为主轴的电视剧,难道最终就只能沦为一部无人问津的纪录片吗?

这到底是专业知识有所欠缺呢,还是讲故事的能力存在不足呢,亦或是所谓的套路已然变成了难以去除的顽疾呢?

《大河之水》的解读先写到这里啦。后面还有更多精彩解读呢,那就且听下回再详细分解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