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1 年,宝刀未老的王朔刚完成了“英雄救美”王子文这件事。5 年后,冯小刚凭借电影《老炮儿》获得了金马奖影帝。而一向被认为最纯洁的马未都,却说出了一段极为不纯洁的话。
他公开发文进行议论,称从希腊一博物馆的男性躯干雕像中得知,男性身体的某个敏感部位存在“左低右高”这样的生理细节。他还着重强调,大部分男性或许都不知道这一点,并且夫妻结婚几十年,妻子也可能未必能观察到这一情况。
末了,他得出结论:
不仅艺术有高低,某部位亦有高低!
这令时任清华大学美学教授的肖鹰很不服气,立马激起了斗志。
他发博文进行回怼。他指明自己的观点与马未都的所见截然相反。他认为男性的某部位就如同上帝的天平那样是平衡的。
或许是怕大家不相信,他还拿出美学权威著作证明自己这一观点。
自己被公开怒怼,马未都无法再按捺住。如果不出来说点什么,那在小弟王朔和冯小刚面前,又怎么能自称大哥呢?
他不纠结男性身上这一部位到底是左高右低,也不纠结是右高左低,更不纠结左右是否一般齐了,接着发文回应“我们生活中的疏漏每天都在发生”。
怎料,肖鹰并不买账,依旧字字珠玑地炮轰:
外行关注的是热闹的表象,内行注重的是门道的内涵。如果不了解艺术史,那么一眼看过去就容易看走眼,一张口就容易说错话。
这位大教授对美学颇有研究,他最为了解哪边高哪边低的门道,一般的外行人是看不出来的。
马未都首次经历了像王朔、冯小刚等人那样打嘴炮的情形。未曾想到,他刚一开口,就被人给掐灭了。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次失败的经历,在之后的数年时间里,他选择了走上一条与王朔、冯小刚完全不同的道路……
二、
马未都于 1955 年出生在北京市的某军队大院。他与比他小 3 岁的王朔以及冯小刚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城市。
王朔出生于南京,三年后出生。他在南京待了两年,之后随父亲回到北京某军大院生活。
冯小刚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家庭,比王朔早五个月。他的父母很早就分开了,自幼他就与母亲和姐姐相依为命。
比起马未都和王朔,冯小刚的出生算是最差的。
也正是三人都长于北京,才有了后来那一段惊动世人的奇缘。
值得一提的是,马未都和王朔都是军大院子弟,他们背景相同。正因如此,两人最早混在了一起。而冯小刚能够进入“大院子弟圈”,是由王朔大力举荐的。
当然,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马未都在还未成为王朔和冯小刚的大哥之时,曾经也是一名被逼迫着下乡去干苦力的人,是个“小弟”。
他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正赶上社会动荡的时期。由于这个原因,他不得不辍学,然后下乡去干农活。
后来时局变得稍微稳定了些。马未都接着跟随家人前往东北的某所空军干校。在那里待了两年之后,他才回到北京去上中学。
但只上了一个月,就没读了。
因为此时他打算去当兵,可惜意外地没去成。
马未都正处于伤心欲绝的状态时,一个邻家女孩出现了,这让他原本沮丧麻木的心,开始泛起一阵阵涟漪。
这个邻家女孩看到马未都整天都是愁眉苦脸的样子。她偷偷地把一本《红楼梦》借给了马未都,让他看看以解闷。
16 岁的马未都拿起一看。他瞬间被《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那缠绵的爱情给震撼到了。
多年后,他对这段日子进行回味。他感慨地说,那时他才知晓,人生之中还存在着一种感情,那就是爱情,并且这种感情还能够如此地惊心动魄。
可惜的是,他只把心思放在感叹书里那惊心动魄的爱情上了。他没有察觉到邻家女孩对他的情谊。最终,他们之间只剩下了“一把辛酸泪”。
马未都的一个表哥知晓他喜爱读书后,拍着胸脯作出保证,对表弟说:“快跟我去一个地方,我一定能让你笑开花。”
表哥竟直接将他带到了教育家叶圣陶家里。
马未都走进一瞧,发现真有不少好书。接着,他厚着脸皮从叶圣陶的书架上挑选了一本。那本书看起来包装精美,封面也是最新的,随后他拿着这本《高老头》离开了。
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而是翻译家傅雷亲笔提签给叶圣陶的。
马未都更兴奋了,连忙向好友炫耀,结果被好友赖着要走了。
没曾想,好友赖走后却将书弄丢了。
马未都十分气愤。他一方面觉得对叶圣陶有所亏欠,另一方面又为那本有着傅雷亲笔签名的好书而感到伤心。
从那时起,他在心中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写出一本能让所有人都喜爱得舍不得放下的名作。
多年后,他进入了文学圈,并且与王朔、刘震云、苏童等人相逢,这在当时就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三、
大师提名书价值千金,却丢失了。马未都心中十分心痛,然而却无可奈何。他只得接受这个现实,听从家人的安排,前往工厂担任机床铣工。
这期间,他当初那颗想要“写出一本名作”的心仍蠢蠢欲动。
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跑到工厂图书馆。在那里疯狂地看各类书籍,并且一边看一边写小说。
这一年的王朔尚未从中学毕业。他心中藏有文学梦。他距离发表处女作小说《等待》还有 3 年。他距离被大哥马未都相中还要 9 年。
冯小刚无需多言。他与王朔都热爱文学,然而读完中学后便投身军营。在通过郑晓龙结识王朔之前,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在被大哥马未都赏识之前,还需要等待更久的时间。
幸运的是,马未都写了几年后,终于看到了曙光。
1981 年,他有一篇小说是关于爱情的,名为《今夜月儿圆》。这篇小说被刊登在了《中国青年报》上。
这篇小说主要讲一个是直男癌的普通车工,有一个白富美厂花暗恋并倒追他。就如同“美艳富婆厂花爱上我”那样有着霸道索爱设定。
在那个思想还未开放的年代,这种剧情简直是惊世骇俗。
更“惊世骇俗”的是,马未都还给自己取笔名为“瘦马”。
多年后,他读完一篇名作。每当想起自己叫“瘦马”这个名字时,他就特别懊悔,恨不得狠狠地扇自己几个耳光。
明代张岱的《夜航船》是这篇名作,其中提到了“扬州瘦马”四个字,其寓意很不好。
当时扬州有一些老鸨在四处收购穷人家的女儿,她们会教这些女儿琴棋书画。如果女儿姿色较好,就会把她们卖给富贵人家做妾;如果女儿姿色不好,就会将她们送往烟花柳巷。
这些人,统一被称为“瘦马”。
马未都对此感到极为羞愧,恨不得把自己“瘦马”这个笔名从书上揭掉,内心懊悔得都要把肠子悔青了。
不过,很快又一件事令他笑出了声。
四、
马未都凭借《今夜月儿圆》而成名之后,收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聘用书,该出版社邀请他去担任编辑。
这在当时是至高的荣誉。
那时“全民文学热”很流行,搞文学的地位较为高。若你在相亲时表明自己爱好文学,那么相亲对象甚至会对你多看几眼。
马未都一下就从工人,变成了有身份、地位,且收入高的编辑。
如此一来,距离他挖掘王朔就更近了一步。
当编辑期间,马未都除了每日写写写,就是看别人的投稿写了啥。
有一天,在看过不知多少篇来信之后,他看到了一篇投稿,顿时眼前一亮,被深深震撼到了。
这个投稿的作者是王朔。开篇第一句话为“一切都是从第一次遗精时开始的”,这十分与众不同。
这表达方式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很奇特亮眼。
马未都立马拿给主编看,让报刊赶紧发出来。
主编不喜欢王朔那种痞气大胆的表述方式,因为这与正统单位的形象太不相符了。
但在马未都的力荐下,王朔这篇小说还是发出来了。
正是一度引发轰动的小说《橡皮人》。
自此,名不经传的王朔在文学圈一炮而红。
数年后,马未都担任了王朔的责编。他帮助王朔出版了中篇小说《空中小姐》。王朔在文坛的地位变得愈发勇猛。
当时马未都一直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他想知道写出那种带有戏谑反讽意味文字的人究竟是什么模样。后来,他真的见到了王朔,然而却有些感到失望。
五、
王朔本人与他的文字表现不同,他并不赤裸大胆。他一点也不时髦,而且脸皮很薄,极为腼腆。
老一代的人对他怀有偏见,不太喜欢他。然而,马未都与王朔相处之后,察觉到两人都出身于军大院,具备相同的背景,因此有许多话题可以交谈。
马未都惊喜地发现,王朔这个人虽不时髦,但其脑袋瓜子却十分灵活。尤其是在对一个事物进行表达时,他能做到清晰且流畅,绝不拖泥带水。
自此之后,他们经常一块玩儿。
那期间,马未都已到结婚年龄。在同事的介绍下,他认识了贾宏伟。两人在北海公园见面后,彼此一见钟情。之后,他们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并结了婚。
贾宏伟比马未都小一岁,在文化部门工作,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
情至浓时,马未都时常亲昵地称呼她为“小西红柿”,他们二人恩爱的模样,深深地刺痛了身为大龄单身青年的王朔。
一年后的夏天,他邀请了已婚的马未都。接着,他们一起跑到了美女众多的北京舞蹈学院,并且在那里干了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就是这一跳,让王朔遇见了未来的老婆沈旭佳。
王朔为了像马未都那样早点结婚,他跳完舞后赖着不走,非要拉着马未都跑到女生宿舍。他们七扯八拉地乱聊,直到姑娘们要洗漱睡觉了,他还不愿意离开。
已婚男士马未都实在看不下去,硬拉着王朔出了女生宿舍。
那以后,王朔与沈旭佳约会,还会带上马未都,让他打掩护。
据传,王朔后来为报答马未都,给他介绍了一位富婆,马未都去到富婆所在的村子后被绑在了树上。另有一个版本称,马未都是去深山老林寻找古董,被人捆在树上长达三天三夜,最终是王朔将他解救出来。
这些说法显然是很荒谬的,不符合逻辑。富婆怎么会住在深山老林呢?马未都被捆在树上三天三夜竟然还能活下来,这实在是太离谱了。
这些流言流传了很长时间,马未都后来在节目中多次进行解释,并且明确指出这些都是谣言。
不管怎么说,经过泡妞一事后,马未都和王朔的关系越来越铁。
可此时,马未都心里却另有想法。
六、
当编辑期间,他对一个漂亮男生“动”了一下心。
这个男生正是苏童。
苏童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他心中怀有文学梦,并且常常向马未都所在的《青年文学》投稿。
马未都擅长挖掘文学新星。他看了苏童的《一个白洋湖男人和三个白洋湖女人》。之后他发现苏童同样表达能力极强。于是他写信给苏童,让苏童到编辑部里聊聊天。
结果苏童还真来了。
马未都第一眼见到苏童,心中暗暗有了些触动。他感慨这个男孩太过鲜嫩,模样长得极为漂亮。
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苏童长得漂亮的缘故,马未都也极力推荐苏童在《青年文学》上发表了三次作品。
苏童由此开始在文学圈崭露头角。
马未都挖掘出了刘震云。在那个时候,刘震云的稿子是经过马未都阅览之后,被放到主编的桌案上并得到力推的。
自那之后,刘震云常常来到编辑部。他经常跑来这里,随意地闲聊。不过,他从来都不坐在椅子上,而是一定要一屁股坐到桌子上,仿佛是担心别人看不到他一样。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能够挖掘出王朔、苏童、刘震云等文坛的大神,这让马未都想起来就非常高兴,他还公开表示自己是出版社最称职的编辑。
那段日子,他在忙着提携文坛新星的同时,还没有忘记自己搞创作。他发表了报告文学《人工大流产》,并且出版了小说《记忆的河》。
多年后,马未都颇为骄傲地讲道,那时中国青年出版社曾为他和顾城举办了大型座谈会。他是小说领域的代表,顾城是诗歌领域的代表。只是他没有选择自杀,如果他自杀了,或许就会像顾城那样出名。
然而,在所有人都在期待马未都创作出更具声名的作品之际,他却突然转变方向,带着王朔和刘震云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七、
在文学圈混了几年后,马未都逐渐感受到,文学圈子不纯洁了。
其一,文学作品呈现出愈发虚假的态势;其二,部分作家为了能够获得评奖资格,竟然做出给评委送礼的行为。
这让一向依靠真实本事来获取生活来源的马未都感到非常气愤和不平。他果断地决定离开文学领域,然后调转方向,毅然决然地闯入了影视领域。
1990 年,马未都 35 岁,他与 32 岁的王朔以及 32 岁的刘震云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马未都担任了秘书长这一职务。
几个充满血气且怀有理想的男子相聚在一起,肯定要做出一番很大的事情。
在这时,王朔经郑晓龙牵线结识了冯小刚。之后,王朔把满怀热血抱负且怀才不遇的冯小刚引荐给了马未都。
马未都一见冯小刚,觉得这人很有意思,特会说话,自来熟。
两人说了很多话之后,马未都才反应过来,然后问王朔:“这人是谁啊?”
王朔坦言,画布景的。
如今新人才加入了,他们几个人决定把过去在编辑部里发生的那些事写成剧本,然后拍成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取名为《编辑部的故事》。
这部剧写完之后过了两年才播出。它迅速成为了当时很火的电视剧之一,还被赞誉为“中国第一部真正的室内情景喜剧”。
冯小刚在影视圈以往的发展并不顺利,然而凭借这部剧,他成为了广为人知的人物。从这之后,他的事业一路顺遂,运势越发兴旺。
而王朔、马未都等人因为这部剧,在影视圈声名大噪。
后来,马未都促使王朔和刘震云等人参与创作了电视剧《海马歌舞厅》。这些文坛的重要人物依次撰写剧本,最终艰难地写出了 40 集。
这部剧播放之后,十分火爆,引发了现象级的热潮,几乎在街头巷尾都能看到人们在议论。
马未都凭借这部剧赚了很多钱,足足有几百万。这使得他在之后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投身到一项非常花钱的爱好中,为其打下了金钱方面的基础。
八、
其他人都尝到了影视带来的甜头,接着准备迅猛地去追击。然而,马未都却调转了他的枪头,跑去搞收藏了。
王朔在忙着出轨徐静蕾的时候,冯小刚在忙着与徐帆领结婚证。而在这期间,马未都携带着老婆贾宏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略显冷门的古玩收藏领域之中。
1997 年,42 岁的马未都积攒了一大批文物古董后,向北京某有关部门提出申请,随后成立了“观复博物馆”。
这是我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马未都担任馆长。
取名“观复博物馆”,主要的缘由是取自老子《道德经》中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句话的意思。
寓意万事万物,反复地去看。
权威部门估算,到 2015 年,观复博物馆的总价值达 78 亿美元。马未都夫妇成为了真正的富豪,拥有亿万财富。
自此,马未都被封为“京城第一收藏家”,人称“马爷”。
人发达后,流言蜚语总是特别多。
马爷刚坐稳亿万富豪宝座,就被人在网上疯狂羞辱。
有人在网上发问,马未都到底是如何发财的。
很多网友开始传,说他傍富婆发财的。
马未都对这一说法感到很愤怒。他公开表示,自己年轻时还不存在所谓的富婆。因为那时还没有经历改革开放,根本就没有富婆这种说法,这完全是谣言。
或许正因为这样,马未都对富婆怀有极其厌恶的情感,在多年之后还揭露了另外两个富婆的惊人事件。
当然,这些事后面再讲。
因为此时,马未都正因为太有钱而苦恼,经常气得睡不着。
九、
很多人听闻马未都因收藏而发家后,常常跑到他的家中借钱,并且一开口就索要 50 万。
马未都无奈叹息,博物馆里的藏品是值钱,但我们也不能变现啊。
对方见没借到钱,便指责马未都抠门,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不过,另一位大名人却觉得马未都非常爽快,还靠他发了点小财。
作家海岩得知马未都开了国内第一家私立博物馆。之后,他经常跑去参观。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有些动心了,想要收藏点东西。
马未都亲自带着海岩去买藏品,并且非常热心地帮忙砍价。海岩称,他最初的三件藏品是由马未都带领着购买的。
这些藏品,后来还真涨价了。
马未都在收藏界混出了名堂之后,于 2008 年登上了央视的《百家讲坛》,并且大讲收藏之道。
他的说明既浅显又易懂,每件藏品都被他讲得栩栩如生,深受观众的喜爱。
他抓住时机出版了《马未都说收藏》等一系列丛书,获得了 745 万元的版税收入,接着便登上了“2008 年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第五位。
人人都夸,马未都成了真正的“收藏皇帝”,大牛人!
在名气最为盛大的时候,他还亲自下场去指责周杰伦所演唱的《青花瓷》这首歌曲存在两处错误。
一处是歌词中提到“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从中国瓷器的发展史来看,瓶底从未书写过汉隶。只有在明崇祯一朝,某些青花器身偶尔会写隶书。
第二处是,在临摹宋体落款的时候却惦记着你。这句的错误在于,青花瓷器从未出现过宋体落款。
他这番话,被杰伦迷疯狂唾骂。
马未都遭到的责骂越多,他表现得就越猛烈。他参加了脱口秀节目《圆桌派》之后,就完全释放了自我,披露了许多娱乐圈的劲爆内幕。
十、
马未都在《观复嘟嘟》节目中爆料,娱乐圈存在一位极为知名的顶级富婆。有一回,她和一群富婆一同乘坐飞机去国外进行考察。
该富婆考察完之后,没想到她立刻跑去奢侈品店进行大扫荡,最终在店里看中了最贵的一双鞋。
她让店员把鞋拿过来试穿,然后穿着新鞋就离开了,头都没回。她把自己的旧鞋扔在了地上,把袜子扔在了沙发上。
在场的人都呆住了。这到底是什么操作啊?堂堂一个富婆竟然做出这样的事,太没素质了吧。
说完后,他透露了自己认识的一位演电影的女明星。这位女明星非常有钱,然而,她却偏偏喜欢小奶狗。
他一直告诉这女明星,这小奶狗不咋地,就图你的钱。
但女明星非不相信,坚决认为是真爱,找到了忘年恋。
后来有一天,女明星的病情变得严重了。小奶狗跑到了医院,总是追着医生询问,女明星还能活多少日子。
好心的医生把小奶狗的这一行为偷偷告知了女明星,她之前对此感到反常。尽管如此,女明星仍然坚信自己遇到了真爱。
对此,马未都痛心疾首,也不知道说啥好了。
只能说,富婆太好骗了。
吐槽完两个富婆后,马未都又想起了青年时期的哥们王朔。
他公开表示,在小说家中,王朔才是最应该获得诺贝尔奖的。
对于这一点,已逐渐在娱乐圈隐退的王朔并没有回应。
如今世事变迁,当初一同奋斗的京圈哥们早已分道扬镳。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际遇和选择。王朔曾一度爆红,之后便退居幕后。冯小刚在遇到马未都和王朔之后,事业开始迅猛发展,已然成为圈内不可忽视的大导演。
那些岁月里的人早已走远,那时的江湖也早就改变了……
本文的作者是万小刀,他擅长写明星以及写八卦,所写内容都有依据;他的形象有正的一面,也有看似歪斜的一面,这些都是他自己造成的,欢迎大家关注@万小刀的头条号。
各省份高考试卷是一样的吗不一样。各省高考采用的考卷不完全一样,所以试...
亚洲一共有多少个国家亚洲共有48个国家。亚洲的区域划分:1、东亚指亚...
复活节2025年几月几号年复活节是几月几日?2025年复活节是20...
夏家三千金哪年的《夏家三千金》是2011年上映的一部电视剧,是由唐嫣...
天天有喜的结局刘枫和九妹怎么样了大结局讲的是,狐狸小九妹在与金蟾大王...